發表文章

第四章 研究結果

圖片
  Q1:您好,請您簡單的自我介紹一下 A1: 我是徐曼妮,我目前在普音文化公司和台北市立國樂團的附設學院樂團擔任笛子演奏員,我目前也有在中正國中與國語實驗國小的國樂團擔任笛子老師。 Q2:請問您是甚麼時候開始學笛子的?為什麼會開始學笛子呢? A2: 我是在國小三年級開始學笛子,因為當時就讀的七堵國小國樂團在招生,我原本就有在學鋼琴,也對音樂很有興趣,所以媽媽就帶我去報名了國樂團,選了攜帶很方便的笛子。 Q3:請問您覺得在學笛子的過程中最辛苦的是甚麼? A3:我覺得最辛苦的就是小時候要一次一次的克服上台緊張的感覺,但是我覺得只要花很多的時間的練習,就是除了必須對樂曲非常的熟練,也要對手指、身體、唇部、臉部的肌肉記憶也很重要,要練到像是我們走路一樣,不用思考就可以走到想去的地方。 Q4:請問您現在主要在哪裡工作?工作的內容是什麼? A4: 我主要是在普音文化公司工作,我平常除了演奏笛子,也會辦音樂會,那有一些簡單的文書處理,還有貴賓的接待等等,另外我還安排了很多時間跟台北的樂團一起演出,那還有教學的工作對我來說也是很重要。 Q5:請問在樂團工作是您夢想的職業嗎?除了在樂團工作以外,您還想過要做什麼行業?為什麼? A5: 在樂團工作能夠接觸到不同的樂器還有不同的指揮,然後還可以跟其他人共同合作完成,是很好的工作環境,那其他的工作呢,像是國小的音樂老師、音樂類的行政,或是鋼琴伴奏、編曲等等,這些因為我就是都曾經有一些經驗,所以你剛剛問到其他工作選擇的話,我也會往這一方面去考慮。 Q6:請問您一周大約會練習多久? A6: 我平常的話每天都會保持2~3小時的練習,那如果是有在準備音樂會或是準備考試的時候,就是會每天5~8個小時,就是盡量只要有空的話就練習。 Q7:請問您覺得要吹好笛子的關鍵是甚麼? A7: 關鍵就是要練習。 Q8:我查詢到您過去常出國比賽或是表演,可以請您分享一下出國比賽或表演的經驗嗎? A8: 我有出國到過捷克、斯洛伐克、以色列、蒙古、印度演出過, 那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因為我們的傳統樂器,就是笛子啊、琵琶、二胡、揚琴等等,這些傳統樂器是國外的人沒有看過的,所以他們看到、聽到聲音的時候就會覺得很有趣,然後就會想要問我們怎麼演奏,那同時我們看到他們的傳統樂器也會覺得很有趣,非常好奇,所以在這個互相接觸對方文化時,我覺得這個交流是出國演出最...

第三章 研究方法

圖片
這次我使用的是訪問研究法,我訪問的是笛子演奏家— 徐曼妮 ,我先將訪問信交給她,再跟她約定訪問時間,我跟她約定的時間是11月12日,以下是我的訪問信與問題:   親愛的 徐曼妮 老師:     您好,我是敦化國小資優班的學生 葉品榆 ,我們要訪問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而我最近加入了中正國樂儲備團學習笛子,聽完笛子的演奏後覺得中國笛非常好聽,因此我非常希望能夠訪問是中國笛專家的您,了解您的經歷與心得。這次訪問約30分鐘,誠懇地希望您能接受我的訪問,謝謝您!           敬祝 教學愉快                                葉品榆 敬上 訪問問題: Q1:您好,請您簡單的自我介紹一下 Q2:請問您是甚麼時候開始學笛子的?為什麼會開始學笛子呢? Q3:請問您覺得在學笛子的過程中最辛苦的是甚麼? Q4:請問您現在主要在哪裡工作?工作的內容是什麼? Q5:請問在樂團工作是您夢想的職業嗎?除了在樂團工作以外,您還想過要做什麼行業?為什麼? Q6:請問您一周大約會練習多久? Q7:請問您覺得要吹好笛子的關鍵是甚麼? Q8:我查詢到您過去常出國比賽或是表演,可以請您分享一下出國比賽或表演的經驗嗎? Q9:請問您最近有表演的規劃嗎? Q10:請問您有甚麼座右銘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圖片
  中國笛: 笛子,又稱竹笛,中國傳統樂器。最早被發現的笛為 賈湖文化 遺址出土的7孔 骨笛 ,約有7000年歷史。笛子在 民間音樂 、 戲曲 、 民族樂團 、 交響樂團 和現代音樂中運用,一般分為南方的 曲笛 和北方的 梆笛 。笛子多為竹製作,主要為 苦竹 與 紫竹 ,近來也有使用 湘妃竹 ,也有以 木 、 玉 等材料製笛。閩南語稱笛為為品仔或品簫。 1.笛子分類:笛子按地域分可分爲南方曲笛和北方梆笛;按材料分可分爲竹笛、石笛和玉笛。用竹子制作的笛子聲音效果最好,因此最常見的是竹笛。 ◆梆笛 流行在中國北方,因伴奏北方戲曲一梆子戲而得名,又稱短笛、或戲稱「小鬼笛」。管身細短,發音清亮、高亢,最能表現北方 人豪邁爽健的性格。一般所指的是 F 調笛、 G 調笛和 A 調笛,當然 還有更短的 bB 調、 C 調笛也算。演奏時常用滑音、歷音、剁音、花 舌、吐音等技巧,音樂華麗多彩、鏗鏘有力。  ◆曲笛  曲笛(長膜笛),又名中笛、市笛、扎(紮)線笛、班笛、蘇笛(盛產於蘇州,故又有“蘇笛”之稱),曲笛在我國南方廣泛流行,適宜獨奏、合奏,是昆曲等戲曲音樂、江南絲竹,蘇南吹打、潮州笛套鑼鼓等地方音樂中富有特色的樂器之一。主要流傳於南方,用於崑曲伴奏及南方民間器樂合奏(如江南絲竹),故又稱崑笛。音調渾厚圓潤,柔美流暢、講究運氣的綿長,演奏上以用氣的技巧為特長。常用的有C調曲笛、D調曲笛與中音笛(E調笛)。演奏的曲調比較優美、精致、華麗,具有濃厚的江南韻味。音色潤麗、清晰,音色控制、強弱對比自如,並多應用笛子上的“喚音”、“送音”、“打音”、“倚音”、“顫音”等技術,在氣息運用上要求飽滿均勻,盡量少用吐音斷奏。  ◆小梆笛(小笛)比梆笛更短更高音。通常大約是C至D調。 ◆大笛亦稱為低音笛,有笛膜,但比曲笛長和低音。(調性為Bb至F)。  ◆新笛(橫簫,十一孔笛)是沒有膜孔的笛,是近代民族樂團的產物,在樂隊中起著協調的作用。     2. 徐曼妮 笛簫演奏家,5歲習鋼琴(琴齡27年)、9歲習笛。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一貫制中國音樂學系,先後師事楊萬得老師、于興義老師、葉紅旗老師、潘柏安老師及陳中申老師。   在校期間副修鋼琴、中阮、作曲。 具有鋼琴伴奏參與音樂會及音樂比賽之經驗。 曾於基隆市長青合唱團鋼琴...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圖片
  最近我開始學習中國笛,它的聲音非常的響亮,當我第一次聽到時我感到非常的驚訝,覺得非常的悅耳動聽,因此我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中國笛的知識,所以我要去訪問中國笛專家— 徐曼妮 老師。